低空旅游,有望成为实现通航飞行小时数快速增长真正的突破口
文章来源:《通航在线》
近日,体育总局及发改委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中明确表示:大力发展健身休闲消费,重点支持消费引领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推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航空运动、汽摩运动、马拉松、自行车、击剑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规划的细化落实,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打造各类体育综合体,细化落实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积极推动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山地户外营地等建设,打造成体育综合体;健全体育消费政策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引导和支持体育企业提供更多适应群众体育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全文如下:
华北局审定处协同相关处室,根据华北地区部分行政相对人提出进一步缩短行政审批周期的需求,从三个方面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第一,改进原行政许可受理收费流程,简化申请人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该处与相关业务处室协调,调整内部工作流程。同时,该处积极与该电子办公系统维护人员沟通,通过在系统中增加相应模块,更改受理通知书模板等方式,实现了受理通知和相应缴费信息同时发送给申请人,为申请人省去了获取缴费信息的过程,同时降低了信息传递错误的风险,为申请人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 第二,针对部分申请人办公地点不在北京市的情况,该处充分利用监管局相应业务部门人力和办公资源,使申请人部分事项的办理到相应监管局即可完成,进一步方便了相应申请人,节约了申请人办事时间。 第三,利用已有的现场办公的方式,实现现场颁证。对于符合要求且检查合格的航空器,实现现场检查后直接颁发航空器相应证件,更进一步为申请人节省了各方面成本,节约了办事时间,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航空器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管理系统于2018年5月份上线运行,系统依托互联网,申请人通过网络提交相关资料,政府在网上实现审批流程。华北局通过与相关业务处室协同,改进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等办法,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申请人,最大程度地为申请人节约了时间和人力等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来源:中国民航局
8月22日,为宣传贯彻民航总局发电【2017】2044号 “关于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通知要求部署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屯仓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召开了全体员工“安全大检查”学习教育会议。 本次会议由屯仓通航航安部经理杨成组织,总经理李波参与整场会议并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做了相应补充。 民航湖北监管局航安办王斌主任和吴金伟对开展安全大检查提出要求:认真排查整治隐患,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根据局方要求,屯仓通航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就各部门存在的隐患自查排查,确保隐患治理及时有效,飞行安全风险可控。 关于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通知要求部署 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的通知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民航安全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把“坚持民航安全底线,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严惩违规违章行为,彻底治理重大隐患问题,坚决限制直至取缔触碰安全底线的问题单位,坚决遏止事故隐患苗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检查范围和阶段任务 范围:行业所有生产运行单位。 时间:2017年7月至10月。 (一)2017年7月:全面开展,单位自查阶段 各地区管理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大检查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要求指导辖区排查、治理各种隐患。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工作要求,盯住重点单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各生产运行单位全面排查自身安全风险和隐患,在已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查改力度,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和隐患清单,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彻底整改隐患。隐患清单和整改落实情况在企业内部公布,并报监管部门。 各地区管理局要于7月12日前将大检查实施方案、7月底前将动员部署情况报民航局航安办。各运行单位在7月底前将自查出来的重大隐患报民航局行业安全隐患库管理工作组。 (二)2017年8月至9月:深入检查,集中整治阶段 各地区管理局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计划,明确事项、内容和标准,在辖区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检查组深入单位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责令现场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完成的,要尽快落实责任人并督促制定整改方案、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要注意与地方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加强警示教育和联合惩戒力度,曝光重大隐患和严重违规违章行为。 各地区管理局要将大检查开展情况和执法检查、集中整治等阶段性情况于9月1日前报民航局航安办。 (三)2017年9月至10月:行业督察,巩固提高阶段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要求,民航局将对安全生产压力大、风险隐患多的地区和单位开展重点督察。 各地区管理局要及时分析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于10月8日前报送民航局航安办。11月1日前,报送大检查总结报告。 三、检查重点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包括: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保障机制、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是否建立和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管理层安全管理职责是否明晰、岗位配备是否到位,责任的落实措施是否可实现等;监管单位落实合格证管理和属地监管职责的情况,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和效能发挥的情况。 (二)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包括:运行单位安全保障设施、装备的配备和管理维护情况,危险源识别、评估、管控等方面;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实现隐患闭环管理的情况;近期行业安全检查中局方检查,督察发现的隐患问题按时整改完成情况。 (三)各运行单位落实“三基”建设要求情况。包括:关键岗位人员资质管理、培训是否到位;建设是否真正到班组,安全压力是否传导到每位员工;一线班组技术能力培训、安全理念教育以及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情况。 (四)应急管理和信息报送情况。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如一线单位岗位人员应急培训组织、能力考核,应急装备物资的配备,各部门各单位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演练等;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等值班纪律的执行情况;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执行,信息渠道是否畅通等。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安委明电〔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 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重大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责任不落实、风险预控体系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定于2017年7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全面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企业自查与政府督查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二、检查范围和重点内容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围是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各类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 (一)企业层面。 1.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保障安全投入等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技能、设备设施和作业现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情况;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与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情况;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情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 3.安全风险管控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完好状况和日常管理维护情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公告,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情况。 4.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点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实行整改闭环管理情况;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日常监管执法和安全巡查、检查、督查、明查暗访等发现的问题与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汛期安全防范和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落实情况。 5.应急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演练,配备必要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情况;开展事故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工作情况;加强岗位应急培训情况。 (二)政府层面。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措施情况;各级安全监管执法部门特别是各类功能区安全监管机构和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建设情况。 2.严格监管执法情况。重点检查严格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小矿山、小化工、小钢铁企业等情况;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情况;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事故,特别是严肃查处大检查期间发生的事故,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情况。 3.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生产巡查及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针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点行业领域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特点,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格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控情况;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各项责任措施落实情况。 4.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情况。重点检查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情况;道路交通、尾矿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消防、铁路、民航、城市地铁、城镇燃气、涉爆粉尘、冶金、旅游船舶、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治理情况。 各重点行业领域具体检查内容由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 三、工作安排 从2017年7月至10月,集中4个月时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一)全面部署,广泛动员,自查自改。(7月)…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增加,为减少医院转运时间,为抢救危重病患赢得急救黄金时间,未来直升机停机坪将成为医院建设的标准配置。那么关于它的建设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呢? 一、医疗救援停机坪的必要性 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增加,以直升机为主要工具的空中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2、减少转运时间,为抢救危重病患赢得急救黄金时间。 3、随着中国低空开放以及医疗急救机型的普及,未来直升机停机坪将成为医院建设的标准配置。 4、2016年8月30日,国家卫计委印发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特别指出: 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在全国按区域布局建设7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构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的支柱力量。 基地建设采用“平急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灾害模拟场景构建和专业教育、培训演练基础设施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相关学科、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批量重症伤员收治的基础设施、医疗救援信息联通和指挥设备条件、直升机停机坪和航空医疗救援队伍装备等建设。 基地建成后,具备以下功能: 平时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管理与技术类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演练、学科建设、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代表国家快速反应、专业救援,迅速实现批量危重伤员集中收治、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运送与救治伤员等功能。 二、医疗救援停机坪分类 1、民航局对于机场分类的定义 C类/三类通用机场:是指季节性或执行临时紧急任务暂时供直升机或水上飞机起降使用的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高架直升机场、非经营性通用航空运行单位或个人自建自用的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属于C类通用机场。 2、医疗救援停机坪常见分类: (1)高架停机坪 一个完整的停机坪组成包括:机坪支撑系统、机坪甲板系统、机坪助航照明系统、机坪气象系统、机坪消防系统、机坪安全疏散系统、机坪标识系统。 机坪支撑系统 机坪甲板系统 机坪助航照明系统 机坪气象系统 机坪消防系统 机坪安全疏散系统 机坪标识系统 (2)地面直升机坪 一个完整的停机坪组成包括:机坪助航照明系统、机坪气象系统、机坪消防系统、机坪标识系统。 三、停机坪方案确定流程 停机坪方案确定之前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 1、停机坪甲板尺寸确定 包括:停机坪甲板区域组成、各区域尺寸的计算方式 直升机停机坪甲板表面由内到外共分为三个区域 2、停机坪结构形式确定 包括:停机坪结构形式分类、各形式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停机坪结构形式分为钢结构甲板机坪和混凝土甲板机坪两种。 决定停机坪结构采用何种形式的硬性指标包括:大楼结构承载力、大楼整体抗震要求、大楼外观效果要求。 不同结构形式机坪对比分析表 四、停机坪相对位置设置的两个基本要求 1、停机坪甲板标高要求 2、停机坪与周边建筑间距要求 3、停机坪与周边障碍物高度要求 五、停机坪建设流程 六、常见问题解答 Q:一般医疗救援直升机停机坪尺寸多少?造价约为多少? A:地面停机坪:直径25-30米,造价约100-200万 高架停机坪:直径21-27米, 混凝土机坪造价约为:100-200万(不包含混凝土造价) 铝合金甲板机坪造价约为:500-800万 Q:已经投入使用的医院楼顶是否可以再加建直升机停机坪? A:一般来说一个常规尺寸的钢结构铝合金甲板停机坪自重约为100-150吨;混凝土停机坪自重约为400-600吨,常规楼顶层预留荷载一般无法满足此承重要求。 建议一:在有新建或者改建项目的设计阶段将停机坪考虑到总体方案内。 建议二:如院区面积较大,可考虑做地面停机坪。 Q:直升机停机坪建好以后,航线申请流程该怎么办?每次航空急救最后由谁来买单?…
机场交通流量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机场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滑行路线也变得更加复杂。任何一个繁忙机场,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航空器或地面车辆使用或穿梭于跑道之上,绝大部分都处于安全运行之中,但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诸多因素都增大了出现差错的风险。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跑道侵入的发生。 本手册是根据美国FAA《飞行员地面运行安全指南》并结合了国际民航组织《防止跑道侵入手册》的相关要求编译而成的,既可作为飞行员学习参考之用,也可以作为管制员和地面车辆驾驶员学习参考之用。本手册并未涵盖所有地面安全的内容,而是主要针对地面运行中的下列5个重要方面: 1,地面运行计划 2,滑行程序 3,航空器灯光 4,通信 5,机场标志、标记牌和灯光 以上五部分都包括避免差错、防止发生跑道侵入的措施。 跑道侵入是严重的安全问题。由于跑道侵入所导致的跑道碰撞事件通常发生在航空器和航空器、航空器和地面车辆之间。其结果常常是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性事故。 1 地面滑行计划 制定全面的计划对安全滑行至关重要。在制定机场地面滑行计划时,应像准备其他飞行阶段一样重视。 预测滑行路线。根据自动航站情报服务(ATIS)、航空情报(NOTAMS)、机场图以及有关机场的最新运行经验制定计划。 离场时,在滑行前制定计划;进场时,在着陆前制定计划。 离港和进港前花一定时间研究机场的平面图。 随时携带机场图。这样不管是在计划阶段还是在滑行过程中都可随时使用。 对照机场图或滑行路线图,检查预测滑行路线。要特别注意复杂的交叉口(例如,滑行路线上有2条以上的交叉道)。 明确滑行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注意“抬头”观察(例如,在复杂的交叉处转弯和穿越交叉跑道时)。 收到管制员的滑行指令后,核实指定的路线。 2,滑行程序 按照完善的运行程序滑行,可以提高地面运行的安全水平。 本部分主要介绍应纳入滑行程序的一些通用内容。 空中交通管制(ATC)指令 收到滑行指令时应: 记录滑行指令,特别是复杂的指令。这样可以防止忘记指令。 监听发给其他航空器的ATC指令/许可。 当另一架航空器有相似的呼号时,要特别警惕。 仔细监听,防止执行发给其他航空器的指令/许可。 如果你对ATC指令/许可有任何疑问,应立即询问。 复诵所有收到的指令/许可,复诵时要带有自己航空器的呼号。 如果有可能推迟执行或不能执行ATC指令时,一定要立即通知ATC。 情境了悟 在机场滑行时,你需要知道自身在机场的位置,以及你的位置与滑行路线和机场其他航空器和车辆之间的关系。这通常被称为”情境了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持情境了悟: 理解并执行ATC指令和许可; 使用机场图; 了解机场目视助航设施的含义,例如机场标志、标记牌和灯光; 监听无线电通话,使用机场图帮助确定机场其他航空器和车辆的位置; 避免分散注意力; 使用航空器灯光来指示位置和意图; 当航空器滑行时,将”低头”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 滑行过程中 在跑道上滑行时,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情况下。 使用所有手段,使航空器沿指定滑行路线滑行,包括: ▲ 机场图; ▲ 机场标志、标记牌、灯光; ▲ 航向仪。 当接近使用跑道的进入点时,确定是执行跑道外等待的指令还是进入(或穿越)跑道的指令。 即使在收到许可的情况下,也要在进入或穿越跑道前,扫视整个跑道和进近区。 着陆后 着陆后当脱离滑行道与其他跑道交叉时,应尽可能集中注意力。 在没有ATC许可的情况下,脱离着陆跑道后不要滑上其他跑道。 不要接受塔台临时改变滑行方向的指令,除非你很清楚地理解并有把握执行该指令。…
上层动态 局方动态 民航局印发《141航校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近日,民航局飞标司印发《驾驶员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指南》。指南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CCAR-141)第103条(a)(3)和(a)(4)款制定,目的是指导CCAR-141部驾驶员学校建立符合驾驶员学校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和安全管理体系(SMS)。
©版权所有 2009~2013屯仓投资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23 Tuncang Asset Management, All right Reserved